一、百年工运与自贸港交汇下的"五一"新篇章
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元年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叠加的历史时刻,海口市总工会以"中国梦·劳动美——建功自贸港劳动筑梦想"为主题,创新推出"5+20"行动体系,将劳动节庆祝活动升级为贯穿全年的产城融合实践。通过思政教育、技能提升、权益保障、文化浸润、阵地建设五大维度,构建起服务百万职工的立体网络。
二、思想铸魂:打造新时代劳模传播矩阵
市总工会启动"双百工程"思政品牌:
百场劳模宣讲:组织8支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产业园区、校园社区开展"车间里的党课",以沉浸式场景讲述自贸港建设中的奋斗故事。全国劳模王书茂将带领渔民转型案例进渔村,数字经济领域劳模团队走进复兴城产业园。
百人诵读传承:4月23日启动的"岛·读"红色经典诵读,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工坊"形式,在骑楼老街设立工人运动文献展,邀请三代工会工作者共读《海南工运百年图志》。
特别策划的"百年工运光影展"将于5月1日在海口湾演艺中心揭幕,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1925年省港大罢工等历史场景,打造可互动的工运文化数字体验馆。
三、产改攻坚: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生态圈
瞄准封关运作人才需求,市总工会实施"三个一"技能提升计划:
1、一产业一赛场:在生物医药、航天科技、跨境电商等领域举办10场劳动竞赛,设立"揭榜挂帅"机制,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团队给予50万元创新基金支持。
2、一园区一学院:依托海口工匠学院,在江东新区设立数字经济分院,在综保区建设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全年培育1000名高技能人才。
3、一岗位一创新:开展"五小创新擂台赛",设立2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重点支持港口自动化、离岸金融等领域的微创新。
6月举行的"安康杯"竞赛将引入VR安全实训系统,模拟封关后口岸危险品查验场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暖心工程:构筑全域关爱服务体系
市总工会推出"四季关怀"计划,建立精准服务数据库:
春送希望:投入600万元开展"惠工卡"专项消费补贴,联合30家商户推出"1元观影""5折果蔬"等福利,预计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
夏送清凉:创新"防暑降温智慧驿站",在江东新区工地试点配备可监测体温、自动喷洒降温雾的智能安全帽。
秋送助学:设立"自贸港工匠子女奖学金",对考入双一流院校的产业工人子女给予万元奖励。
冬送温暖:开发"云端疗休养"平台,一线职工可通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兑换温泉疗养、健康体检等权益。
针对新就业群体打造的"椰城连心桥"工程,将在美兰机场、新海港等枢纽建设8个"司机之家",配备淋浴间、共享厨房和应急药箱,同步上线"一键入会"小程序。
五、文化赋能:激活职工精神生活新场景
市总工会构建"15分钟文体服务圈":
文化润心:全年100场"惠工学堂"采用"点单式"教学,新增AI绘画、无人机操作等前沿课程,非遗课堂将邀请黎锦传承人走进重点工程工地。
活力焕新:创新设计的"工间操挑战赛"融入琼剧身段元素,职工大舞台设置"封关有我"主题创作单元,获奖作品将登上自贸港周年庆晚会。
即将竣工的海口市职工活动中心,规划建设全省首个"劳模创新实验室",配备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设备,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一星经纪人/美兰区
六、阵地升级:锻造工会服务硬核支撑
市总工会实施"百站千点"提质工程:
在日月广场等商圈建设"24小时智能工会驿站",配备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困难帮扶线上办理。
改造升级50家职工书屋为"工运文化空间",引入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资源库,职工扫码即可收听《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专题内容。
"通过构建'思想引领有深度、建功立业有舞台、关爱服务有温度'的工作体系,我们将把工会组织打造成自贸港建设的战略支援部队。"海口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川海表示。随着20项实事工程落地,一幅百万职工共建"六个之城"的壮美画卷正在椰城徐徐展开。

一星经纪人/美兰区

五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