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海南省住建厅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有关调控政策的通知》,被视为海南楼市调控的“分水岭”。该政策以“存量盘活+需求激活”为核心,通过收购商品房、商办转型、财税支持等举措,直面当前库存结构性分化与区域市场冷热不均的痛点。
一、存量去化:从“包袱”到“资产”的转型路径
1、商品房收储机制创新
政策明确将存量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并允许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作为资金来源。以海口为例,其商办用房库存去化周期超50个月,而新政支持“商改住”后,部分项目可转型为安居房或租赁住房,预计释放超百万平方米潜在供应。
2、安置方式革新
“房票安置”与“以购代建”模式在去化周期高的市县(如儋州、文昌)优先推行。据测算,若全省30%拆迁项目采用此模式,可消化约60万平方米库存,同时缩短安置周期6-8个月。
二、需求端刺激:降低门槛与精准扶持
财税金融松绑:取消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分类标准,使更多家庭享受首套房优惠;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预计覆盖全省15%的改善型需求。
人才政策加码:引进人才叠加享受专项购房补贴与基础补贴,如三亚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200万元补贴,直接拉动高端项目去化。
三、区域分化下的市场预期重构
上半年数据显示,三亚销售额同比激增58.8%,而多数市县仍处于调整期。新政通过差异化施策(如海口侧重存量盘活,三亚强化人才吸引),有望缩小区域差距。严跃进指出:“政策兼顾短期去库存与长期产业配套,例如商服用地转型鼓励类产业,将带动就业与住房需求良性循环。”
四、挑战与展望
尽管政策力度空前,但执行层面仍需细化:
1、收储价格如何避免与新房市场形成价格倒挂;
2、商办转型的审批流程能否进一步简化;
3、财税优惠如何惠及本地刚需群体。
若配套细则落地,预计四季度海南楼市将呈现“核心区企稳、远郊筑底”的格局,全年去化周期或缩短至18个月以内。

一星经纪人/美兰区

S0/龙华区

皇冠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