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攻坚期的关键节点,海口市龙华区以"向数图强"为战略支点,锚定2025年封关运作目标,通过构建"四梁八柱"产业体系,全力冲刺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数字经济示范区、现代服务新高地"。这片热土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书写着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建设的时代答卷。
一、数字经济引擎全速启动
作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排头兵,龙华区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594亿元,形成"一核多极"发展格局。复兴城产业园跨境数据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单"来数加工"业务落地标志着数据要素跨境流动实现制度型开放突破。中关村信息谷引入大数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前沿领域注入创新动能。
昌学动漫产业园通过打造数字游民社区,构建"数字加工+内容创作"生态链,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龙华文化产业园创新"影视创作+数字加工"模式,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00余家,营收突破90亿元,形成数字内容生产全产业链闭环。
二、产业集群蓄势腾飞
立足"双循环"交汇点优势,龙华区构建起"三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矩阵。国贸片区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群加速升级,龙湖天街等商业综合体形成消费新地标,通过"首店经济+智慧零售"模式实现全年汽车销售141.1亿元,政府消费券杠杆效应达12倍。
滨海大道金融产业走廊集聚效应显现,331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专精特新"企业构筑创新生态圈。普惠金融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楼宇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22座政策扶持楼宇成为企业总部优选地,获评全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
城西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依托冻品云等龙头企业,构建"智慧冷链+跨境物流"体系。联通海口国际信息港等重点项目开工,为跨境电商、保税仓储等新业态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实际使用外资增速目标锁定15%以上。
三、产城融合创新实践
在城市更新中注入数字基因,龙华区打造出"15分钟智慧生活圈"样板。通过打通国贸二横路等交通堵点,构建"三横五纵"路网体系;34个"三无"小区完成智能车棚改造,海云鞋厂宿舍区等旧改项目实现"居住+商业"功能复合。清凉园等口袋公园串联形成生态廊道,智慧灯杆、智能垃圾分类等新基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51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新坡稻菜轮作产业园运用数字农业技术,构建从育苗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体系。遵谭黄灯笼辣椒育苗基地通过电商直播打开全国市场,形成"特色农业+数字营销"发展模式。
四、绿色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龙华区率先布局氢能产业赛道。海马氢燃料汽车商业化运营,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建设提速,带动全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2%。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树立制造业转型标杆,"无废景区""无废酒店"创建活动引领低碳生活方式。
通过实施"数字+双碳"战略,46个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处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5%。冯小刚电影公社等文旅项目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低碳旅游体验,形成绿色经济新增长极。
站在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潮头,龙华区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座活力之城正在谱写"以数强产、以产兴城"的发展新篇,为海南自贸港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窗口贡献龙华智慧。

一星经纪人/秀英区

五星经纪人/

一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