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临近,海南自贸港再次成为全球华商瞩目的投资热土。近日,益海嘉里、泰中文化产业集团等多家侨企密集披露在琼新布局,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到航天文旅融合,从医疗康养到跨境贸易,一场依托自贸港政策红利的产业升级浪潮正澎湃涌动。
制度型开放释放磁吸效应 侨企布局提速
“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让进口原料成本直降15%,这是我们在海南建设中央厨房项目的关键动力。”益海嘉里海南区域负责人陈范生指着澄迈县热火朝天的工地介绍,总投资13亿元的央厨物流工业园将打造粮油加工、冷链物流、食品研发全产业链,2026年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0亿元。该集团同步在三亚推进医养结合项目,瞄准乐城先行区“特许医疗+健康旅游”政策优势,计划引入国际高端康养资源。
这仅是侨企加码海南的缩影。2024年以来,海南自贸港接连推出重磅举措: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建立全国首个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制度型开放政策组合拳下,前4月海南新增外资企业同比增长41%,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创近五年新高。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郭孔丰直言:“投资海南就是抢占中国新一轮开放的战略支点。”
“链”接全球市场 特色产业聚链成势
在文昌东郊椰林深处,马来西亚华商温世麟打造的“航天渔村”初现雏形。一期投资3000万元的民宿项目,巧妙融合航天发射观礼、红树林生态体验、渔村文化展示等业态。“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实现常态化发射,未来每周都将上演‘火箭穿椰林’的奇观。”温世麟透露,二期2000万元投资将建设航天主题研学基地,借力自贸港免签政策吸引国际游客。
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李桂雄则深耕沉香产业链13年,在海口建成30万株沉香种植基地,开发出精油、禅茶等深加工产品。“我们正联合泰国企业建设中泰合作产业园,让海南沉香与‘泰国好物’实现双向流通。”依托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和RCEP叠加优势,该项目年出口额有望突破5亿元。
政企协同构筑“双创”生态圈
为承接侨资涌入,海南构建起立体化服务体系:自贸港侨海创新创业园集聚40国700家企业,2024年新入驻企业558家;省级层面出台《支持侨胞来琼创新创业18条》,从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到外籍人才居留许可,破解侨企发展痛点。
“园区提供‘一站式’跨境服务,马来西亚企业3天完成注册,俄罗斯客商1周拿到经营许可。”该园区执行总裁王芳介绍,通过链接53国侨商网络,已促成中俄跨境电商平台、中新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等2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封关倒计时激活“新质生产力”
随着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冲刺阶段,侨企正围绕自贸港“新赛道”谋篇布局:
数字贸易:新加坡鹏瑞利集团联合海南生态软件园打造离岸数据中心,探索数据跨境安全流动试点;
绿色经济:印尼金光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洋浦生物质能源基地,利用东南亚棕榈废料生产清洁燃料;
航天经济:香港霍英东集团参与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布局卫星数据应用、太空旅游等前沿领域。
“自贸港‘一线放开’后,海南将成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超级枢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2025年封关后将释放千亿级市场空间,侨商凭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优势,有望在跨境金融、国际仲裁、离岸贸易等领域形成突破。
站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远眺,南海潮涌与资本浪潮正共同书写着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新篇。当制度创新的“试验田”遇上侨商网络的“连接器”,这片3.54万平方公里的热土,正加速崛起为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鲜明标识。

二星经纪人/龙华区

五星经纪人/

三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