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样本:从“全域限购”到政策松绑的逆袭之路】
3月19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人大主席团组织的一支50人“官方看房团”引发市场震动。这支队伍并非房企营销噱头,而是地方政府“下场”激活楼市的创新举措——当天现场签约1套、认购4套,拉开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楼市“破冰”序幕。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琼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暴增613.9%,销售额增幅更高达1023.5%,创下全省纪录。这场从“最严限购区”到政策松绑的逆袭,折射出海南楼市深度调整期的突围探索。
政策转向:中部生态区“限购坚冰”始融
琼中县所在的海南中部生态保育区(含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四市县),自2018年“全域限购”后实施全国罕见的严控政策:禁止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住房仅限本地居民购买。这一“自产自销”模式虽保护了生态红线,却让楼市陷入长期冻结——2019-2023年琼中累计销售面积仅0.88万平方米,不足限购前2017年的1/7。
2024年3月,琼中率先打响政策松绑“第一枪”:《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通知》从人才引进、产业配套、招商引资三方面突破,允许特定条件非本地居民购房。政策效应立竿见影:2023年琼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激增718.1%,2024年增幅持续扩大。其他中部市县同步“因城施策”,推动区域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3%和47.1%,远超海口、三亚等传统热点区域。
政企联动:看房团下乡与“教育移民”红利
“乡镇干部带着农民进城选房”成为琼中楼市独特风景。3月26日,湾岭镇、吊罗山乡看房团再赴县城,参观涵盖刚需、改善型的3个楼盘。地方政府通过政企合拍宣传片、节日展销、乡镇动员会等多渠道搭建购房桥梁,更将促销活动嵌入黎苗“三月三”文旅节,瞄准康养客群与“教育移民”需求。
“县城优质学校吸引乡村家庭迁居。”琼中住建局负责人透露,当前14个在售项目中,10个为商品住宅,部分项目近七成客户为乡镇居民。这一“教育驱动型城镇化”现象,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城乡资源再平衡趋势深度契合。房企同步调整策略:推出小户型学区房、配套社区农场等产品,化解库存压力。
全省共振:9年首启省级房展释放回暖信号
琼中突围背后,是海南全域楼市调控的深层调整。3月24日,海南省房协宣布将于4月17日举办“优房臻选 宜居海南”房展会,这是继2015年后首次重启省级大型房展。省长刘小明同期调研住建系统,明确要求“稳住楼市,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释放政策托底信号。
市场端呈现结构性分化:中部市县因低基数实现“爆发式增长”,而海口、三亚则聚焦“现房销售”“商办去库存”转型。数据显示,2023年海南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23个月,但商业地产库存压力仍存。新政更强调“产城融合”——琼中在产业园区配建人才公寓,儋州洋浦探索“产业+安居”模式,避免重回“地产依赖”老路。
封关倒计时:自贸港红利重构楼市逻辑
随着2025年全岛封关临近,海南楼市正经历价值重估。琼中等中部市县凭借生态优势,瞄准“气候康养+离岛免税”叠加机遇:苏生生物等企业通过“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落地高端医疗器械,带动产业人口导入;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等绿色基建项目,创造新就业机会。
“既要激活合理住房需求,更要守住生态底线。”海南大学自贸港研究院专家指出,当前松绑政策精准划定“人才引进、本地改善、产业配套”三类购房通道,避免投资炒作卷土重来。2025年封关后,“零关税、低税率”红利或将吸引境外机构配置海南资产,但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仍是关键。
从“全域限购”到“精准滴灌”,海南楼市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探寻新平衡。琼中的“政策松绑实验”不仅为中部生态区破题,更或将成为观察自贸港封关前夜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一星经纪人/

五星经纪人/龙华区

三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