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海南省海口市与三亚市相继发布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两市合计拟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约1861.58公顷,其中海口计划供应1155.8公顷(180宗)、三亚计划供应705.78公顷(130宗),均聚焦重点产业与民生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精准配置。
两市供地结构对比
海口:
用途分配:住宅用地127.96公顷(市场化商品住房95.27公顷、保障性租赁住房10.48公顷、回迁安置房22.22公顷),占比11.07%;工矿仓储用地183.05公顷,占比15.84%;交通运输用地574.65公顷,占比49.72%。
区域布局:江东新区、高新区、中心城区三大片区占主导,分别供应258.98公顷(22.41%)、323.05公顷(27.95%)、573.76公顷(49.64%)。
三亚:
优先领域:重点保障安置区、保障性住房及供水、供电等民生项目用地,同时推进中央商务区、崖州湾科技城等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差异化供地策略驱动产业升级
海口:推行“标准地+用地清单制”“先租后让”等模式,向海口国家高新区、江东新区倾斜产业用地,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
三亚:以“总部经济+深海科技+南繁科技”为引领,加速高等教育、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重点区域协同发展
海口江东新区:供应土地258.98公顷,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临空经济,配套市场化商品住房17.95公顷,打造自贸港集中展示区。
海口高新区:供应323.05公顷,推进美安琼粤产业园、狮子岭汽车产业园建设,强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三亚中央商务区与崖州湾科技城:依托产业用地优化,推动深海科技研发与国际会展等高端业态融合。
用地保障机制创新
两地通过“弹性年期”“产业链供地”等政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例如,海口通过“存量+新增”双轨供地(存量584.32公顷、新增571.48公顷)平衡城市更新与扩容需求。三亚则通过统筹民生与产业用地,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
此次供地计划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纵深阶段,通过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城市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

一星经纪人/龙华区

五星经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