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4月12日)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国家战略驱动下,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日前正式实施《海南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三级功能分区体系创新构建现代海洋治理框架。这项覆盖全岛大陆自然岸线及2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规划,通过321个精准管控单元重塑"蓝色国土"发展格局。
【三级体系创新管理】
规划首创"3+8+N"立体分区模式,在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海洋发展区三大一级分区基础上,细化出8类二级功能区和多层级三级管控单元。其中,海洋发展区首创"海面-水体-海底"三维开发规范,允许游憩区与渔业区叠加布局,推动海域资源复合利用。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周边海域被划定为特殊用海区,实行"发射窗口期动态管控"机制。
【生态安全双线管控】
2025年本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3%的硬指标,将通过"退养还滩"工程实现。在东方市八所港等历史围填海区域,规划部署红树林修复带与生态海堤。值得关注的是,儋州洋浦港区创新实施"生态占补平衡",要求每新增1公顷工业用地须同步修复3公顷珊瑚礁。
【产业空间重构】
"三极一带一区"战略将三亚定位为国际邮轮母港增长极,海口-澄迈形成现代航运服务极,陵水-乐东培育深海科技产业极。环岛旅游公路串联的18个滨海旅游度假区,将试点"潮汐式开发"模式,旅游旺季开放临建设施,淡季恢复生态养护。
【智慧监管赋能】
规划同步建设"海洋空间数字孪生平台",集成124个海洋观测站数据,实现对321个分区的动态监测。在琼州海峡航道,智能浮标可实时预警非法采砂行为;环礁生态保护区设置声学屏障,阻隔旅游船只噪音污染。
海南省海洋监测中心主任陈海涛表示:"此次规划突破传统平面管理模式,通过立体分层确权,既保障了昌江核电站海底管线安全,又为未来海底数据中心预留了发展空间。"据悉,规划实施后,海南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将降低40%,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数量预计增长3倍。

皇冠经纪人/龙华区

三星经纪人/龙华区

三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