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海口美兰区正以教育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回应民生关切与发展需求。2025年,随着椰青园配套学校等六大教育项目密集落地,该区将新增公办学位8620个,通过“新建+改扩建”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优质教育网络,为区域人口增长与城市能级提升提供战略支撑。
锚定教育均衡 重点项目集群破局
美兰区本轮教育攻坚涵盖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及1所教学楼扩建工程,形成多点开花的建设格局:
椰青园教育综合体:作为江东新区首个“安置社区+名校分校”配套项目,总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的海口九中江东校区预计2025年9月投用,涵盖标准化运动场馆、多功能实验室及2500个学位,填补国际文化交往组团基础教育空白。
北师大赋能横沟村校:新埠岛横沟村城市更新片区引入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4.9万平方米校舍将打造智慧校园标杆,通过输出课程体系与师资培训实现“名校基因”本土化植入。
育才学校扩容南渡江板块:6.4万平方米校园拟建11层宿舍楼破解远郊学生住宿难题,规划2500个学位服务南渡江西岸新兴居住区。
同步推进的3个学前教育项目直击“入园难”痛点:椰青园幼儿园以6157平方米体量成为江东新区规模最大公办园之一,玺悦东岸幼儿园则以“嵌入式”配套模式实现小区教育服务零距离,两园合计720个学位将有效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
空间重构背后的战略升维
美兰区教育布局凸显三大创新逻辑:
1、产城教融合:江东新区项目紧密衔接国际文化交往组团定位,椰青园学校与安置社区同步规划建设,实现“职住学”15分钟生活圈闭环,助力人才安居乐业。
2、更新带升级:横沟村学校作为城市更新标配项目,通过引入北师大资源提升区域教育能级,以优质教育反哺土地价值,形成“拆建—配套—增值”良性循环。
3、集约化开发:海甸学校新建教学楼在仅4280平方米用地内实现400个学位扩容,采用“垂直校园”设计破解老城区空间制约,为城市存量更新提供范例。
数字赋能与长效保障
为确保项目高效落地,美兰区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
智慧监管平台:运用BIM技术对6个项目实行三维可视化管理,关键节点进度偏差实时预警,较传统工期管控效率提升40%。
资金多元筹措:2024年已统筹财政资金8.6亿元,同步设立教育专项债券融资通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学校体育场馆课后运营。
师资储备先行:启动“银发讲师团”“学科带头人孵化”计划,与海南师范大学合作定向培养教师238名,确保硬件建设与软件升级同步到位。
据美兰区教育局透露,随着2025年教育项目全面竣工,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校覆盖率将达9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5%。这一轮教育基建不仅缓解学位缺口,更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跨区域合作等机制变革,为自贸港建设培育人才储备池,让“家门口的好学校”从愿景走向现实。

五星经纪人/

四星经纪人/天心区

H4/琼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