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海口烈日灼人,但在长滨路文庭居营销中心内,一场因房价“腰斩”引发的对峙更显焦灼。玻璃门上仍残留着撕扯过半的“退差价”标语,沙盘前挤满了举着手机直播的主播——这个海口最早的安居房项目,正因开发商断腕式降价被推上风口浪尖。
130套房的生死赌局
“7月13日那天,业主直接把营销台掀了。”现场保安老陈指着修复过的接待台低声说。监控画面显示,数十名业主举着购房合同围堵销售人员,警方紧急到场分隔人群。导火索是开发商突然抛出的“7999元/平方米”促销价,较两年前开盘价直降33%。
在二楼临时辟出的办公区,项目负责人王明(化名)向记者出示了一叠报表:“450套房压着1.6亿资金,银行催款单摞起来有十公分厚。”这位从业二十年的地产老兵苦笑着算账:项目2020年拿地时楼面价已达5800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12000元/平方米的政府限价本就利润微薄。更致命的是,2023年首批售出320套后,剩余房源在随后14个月里仅卖出不足10套。
降价多米诺
市场寒潮比预期更猛烈。记者调查发现,距文庭居三公里的某品牌房企项目,已从备案价17000元/平方米降至万元出头;同片区的另一安居房项目“椰海雅居”更将均价下调至8400元。这彻底击穿了文庭居的价格防线。
“周边商品房都卖8000多了,我们挂12000给谁看?”营销总监李莉(化名)展示的客户登记表显示,降价前周均到访不足5组,7月15日单日却涌入87组客户。当7999元的促销广告通过抖音扩散后,甚至有东北客户打飞的来看房。
“法无禁止”的罗生门
维权业主微信群流传着销售人员陶陶(化名)的争议视频。画面中他扬着《民法典》高喊:“法无禁止即可为!”次日他在个人直播间辩白:“公司三个月发不出工资,你说我该不该卖房?”
开发商事后紧急澄清该言论系个人行为,但法律争议已然发酵。海南住建部门人士向记者证实,安居房定价机制确实仅设上限(12000元),未规定底价。“就像限价菜,超市有权打折促销。”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剑指出。
安居房的制度困局
风波背后暴露政策设计痛点:
价格锚定效应:早期业主因“政府限价”产生保值预期,忽视市场波动风险
去化机制缺失:摇号配售后缺乏滞销房处置预案,开发商陷现金流困局
权责不对等:民企承担全部开发风险,却无定价自主权
“项目净利润不足5%,现在每卖一套净亏40万。”王明展示的财务表显示,即便以8000元均价清盘,企业仍将亏损超5000万元,但“断臂至少能保命”。
风暴中的多方博弈
记者获得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7月14日住建局紧急约谈双方:
业主方提出“原价退房或补差价”诉求
开发商拒绝赔偿但承诺“后期物业费减免”
政府表态将研究滞销安居房回购机制
“这早不是孤例。”海南大学王毅武教授指出,2023年以来全国至少7个城市的限价房出现降价维权,“当保障房遭遇市场规律,需要建立动态调节机制”。
夜幕降临,营销中心灯火通明。会计小张核对着当天的12份认购书,而马路对面小区里,业主老王仍在阳台上凝视着喧嚣的售楼处——这场关乎生存权与财产权的博弈,仍在海口潮湿的晚风中持续发酵。

皇冠经纪人/

二星经纪人/龙华区

四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