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实施元年,海口市以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建筑垃圾83.15%综合利用率的实绩,成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示范样本。这座城市正通过制度重构、技术革新、场景再造与文化浸润,探索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治理的转型范式。
一、制度创新:七大体系破解治理难题
1、设施网络升级工程
投资23亿元建设海口文昌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实现"海澄文"区域协同处置,处理能力提升40%。配套建设的智能监管平台,可实时追踪全市1.2万个垃圾收运点数据流。
2、工业固废"破壁"行动
高新区危废收集转运中心创新"集聚小散"模式,通过智能称重、电子联单等技术,使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成本下降32%。齐鲁制药投入2000万元建成全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制药污泥100%无害化。
3、标准引领产业转型
发布全国首个《热带地区无废酒店评价规范》,带动全市建成6家"无废酒店"、8家"无废工厂"。生物医药行业制定8项固废处理团体标准,减少过度包装材料使用量65%。
二、场景革命:52个"无废细胞"的活化实验
循环经济模块:五源河农贸市场建立"菜叶-堆肥-种植"闭环,日均处理有机垃圾1.2吨,转化率超90%。
智慧治理单元:海南中心项目采用空中造楼机技术,减少建筑垃圾产出2800吨;全市电子门票覆盖率提升至78%。
空间再生样本:交警公寓居民利用3个月将600㎡闲置地改造为"蚯蚓塔花园",年消化厨余垃圾4.6吨。
三、协同机制:"三张清单"驱动全民共治
【政府责任清单】14个领域建设标准 + 季度督查机制 【企业任务清单】制药企业污泥无害化率100% + 绿色工厂占比30% 【公民行为清单】"禁塑"知晓率85% + 垃圾分类准确率72%
该机制在消博会应用期间,推动展台可循环材料使用率达67%,餐厨垃圾减量54%。
四、未来布局:2026三大攻坚方向
1、技术攻坚: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园建设,研发火山岩骨料再生技术,目标利用率突破90%。
2、区域联动:规划建设5个跨市县收运枢纽,构建"海口-文昌-澄迈"废弃物处理联合体。
3、文化渗透:开展"无废研学"进校园计划,编写中小学版《无废生活指南》,三年覆盖全市287所学校。
正如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宋延巍所言:"当废旧轮胎变成景区雕塑,当菜叶转化为有机肥料,'无废'已从环保概念升华为城市文明新基因。"这座正在经历绿色蜕变的椰城,正为全球热带岛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海口方案"。

四星经纪人/龙华区

三星经纪人/龙华区

一星经纪人/龙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