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无废海口·椰风海韵”国际零废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海口云洞图书馆举行,全面展示海口自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的转型成果。截至2024年,该市已建成52个“无废细胞”示范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等核心指标均达全国领先水平。
一、机制创新:全链条治理破解固废难题
海口以《“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纲领7,构建起覆盖五大领域的治理体系:
1、生活源固废:通过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联动,2024年实现再生资源回收70.1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较2020年提升42%;
2、83.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3、农业废弃物:建成4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0%,秸秆“五化”利用模式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年。
二、分类攻坚:打造“无废细胞”示范矩阵
通过细分场景推动绿色转型,海口形成多维度示范体系:
1、特色景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利用动物粪便制作有机肥,年处理量超300吨,实现园区废弃物零外运;
2、医药企业:齐鲁制药建立危废智能监控平台,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100%,入选国家级“无废工厂”;
3、城市空间:云洞图书馆活动展出椰壳再生工艺品、渔网编织包等创意产品,带动公众参与度提升65%。
三、循环经济:激活“变废为宝”产业动能
海口创新探索“废弃物-资源-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1、禁塑产业链:全国率先建立禁塑多元化管理体系,PET塑料瓶再生制成的T恤、手提包等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2、椰雕文创:开发废弃椰壳雕刻工艺,带动200余名手工艺人就业,相关产品年出口额增长40%;
3、区域协同:启动“海澄文”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项目,实现三地固废处置设施共享,降低运营成本约30%。
四、文化培育:全民参与筑牢生态基底
海口通过三大举措培育“无废”社会共识:
1、教育培训:开展环保课堂进社区活动,累计培训3.2万人次,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至78%;
2、政企联动:太古可口可乐等企业开放生产线参观,展示塑料瓶再生全流程,年接待公众超5万人次;
3、数字赋能:开发“无废海口”小程序,实现垃圾投放积分兑换、回收预约等功能,注册用户突破80万。
海口“无废城市”建设已从单一的环境治理,升级为涵盖产业升级、文化重塑、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随着2025年实施方案收官节点临近,这座滨海城市正以“全域无废”为目标,为全国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海口方案”。

四星经纪人/天心区

皇冠经纪人/龙华区

四星经纪人/